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推進學習型政黨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是思想武裝重中之重,用黨的創新理論涵育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堅定全黨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不斷提高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理論思維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
用黨的創新理論涵育共產黨人政治品格的歷史經驗
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壯闊征程中,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勇于結合新的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善于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繼續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形成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只要我們勇于結合新的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善于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就一定能夠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用黨的創新理論涵育共產黨人政治品格的現實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边@就要求我們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拓展思維視野、提升思想境界。當前,首要的是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用這一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錘煉鮮明的政治品格。具體而言,一是政治判斷力的涵育。只有從政治上分析問題才能看清本質,只有從政治上解決問題才能抓住根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光輝,體現了世界觀、歷史觀、認識論、方法論的統一,可以增強科學把握形勢變化、精準識別現象本質、清醒明辨行為是非、有效抵御風險挑戰的能力。二是政治領悟力的涵育。講政治的關鍵是提高政治領悟力。政治領悟力是對政治的理解與感悟的能力,是體現政治智慧的重要因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堅如磐石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三是政治執行力的涵育。提高政治執行力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根本要求,也是黨的領導力、戰斗力、生命力之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可以幫助廣大黨員做到眼中有大局、胸中有責任、心中有人民,身體力行“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以過硬的政治執行力,詮釋初心使命,弘揚奮斗精神,造福人民群眾。
用黨的創新理論涵育共產黨人政治品格的主要途徑
一是常態化推進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決定著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維視野的廣度、思想境界的高度。”用黨的創新理論涵育共產黨人政治品格,必須深入學習、融會貫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認真真讀原著、踏踏實實學原文、安安心心悟原理,不斷提高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使黨的創新理論成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精神武器。二是綜合運用多種載體和方法。充分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和多樣化平臺,將線下學習與線上學習相結合,自主學習與集中培訓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現實教育場景體悟與虛擬情境體驗相結合,專題或主題教育與基層黨組織教育相結合,豐富學習體驗,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在廣大黨員中入心見行,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三是將理論武裝落實在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工作要求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廣大黨員要將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的成果切實體現在為民惠民的實際工作中,掌握科學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涵育謀福于民的價值取向、創新精神和責任擔當,領導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更大勝利。